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current)
医院
问答
资讯
价格
医生
项目
排名
案例
登录
注册
问答
文章
话题
医生
搜索
做射频的作用?
做射频的作用?
最佳答案:
<p>1、疗效的相关性。文献报道: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治疗肺癌,疗效与肺癌的组织类型无关,而与病灶的大小及位置关系较密切。治疗范围比较好超过肿瘤边缘</p> <p>0.5——1cm,以杀死肿瘤生长活跃的周边部分。</p> <p>①直径小于5cm、尤其是小于3cm 的周围性肿瘤,一次治疗可使癌肿组织完全毁损,效果比较好。</p> <p>②对于直径大于5cm 的病灶,需采用多针穿刺多层面治疗,使热毁损区域相互叠加,才有可能使整个病灶得到较为彻底的治疗。</p> <p>③中央型肺癌的治疗也往往不彻底,其主要原因是肿块常包裹或与支气管及大血管相粘连,电极针穿刺及治疗时射频能量的输出难以做到既要保证不损伤这些重要脏器,又要达到治疗彻底。</p> <p>④肺转移癌常为多发性,且病灶大小不一,只能选择其中较适合的病灶进行治疗,射频治疗仅能作为一种减瘤手术。</p> <p>2、疗效判断。主要依靠 CT、MRI 等影像学改变,特别是 CT 可准确引导射频针的插入及显示肺癌治疗后的病理改变。CT</p> <p>可判定肺癌 RFA 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和密度变化,为肺癌射频治疗的预后提供重要参数,为重复治疗提供依据。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陈仕林</p> <p>①CT 观察治疗中的瘤体增大,CT值降低为有效,3个月后复查CT,如果病灶无明显缩小,但增强造影不显影,也提示治疗有效。</p> <p>②对于靠近胸壁的瘤体,彩色超声波观察瘤体的血供情况,异常血流减少或消失为有效。</p> <p>③手术前后 PET 检查,检测肿瘤组织代谢变化以判别坏死与存活的瘤组织。</p> <p>坏死瘤组织的代谢明显低于存活瘤组织,而治疗后肿瘤的形态变化往往迟于代谢变化。因而 PET 检查可以作为射频治疗肺癌早期疗效的观察指标。但由于检查费用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p> <p>④坏死病灶在 MRI 的 T1呈高信号,T2呈低信号。</p> <p>对射频后手术切除或术后局部活检取得病理学诊断的患者,可得到疗效判断的直接证据。文献报道:射频消融术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为肺癌组织中均见大片凝固性坏死,部分表现为多灶性点状坏死,伴有液化空洞,坏死病灶中央及边缘可见散在癌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坏死灶边缘残留的癌细胞部分呈空泡变性及嗜酸性变,邻近的正常肺组织血管扩张、充血,但无明显炎症反应。从病理学上证实,射频消融对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力,能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目前结果表明该法近期疗效尚满意,一些病灶在术后1个月-3个月期间会变大,此后会变得稳定。6个月后病灶及空洞的大小相对无变化,6个月后病灶增大则代表局部复发。病灶大小变化是评价疗效的一个关键指标,但有学者指出,RFA能导致病灶周围区域组织出现炎症,术后初期病灶范围会增大,之后范围会缩小,因此术后早期利用大小作为评价疗效的标准可能会不准确。一些学者指出,术后30d时消融区周围炎症层和出血层通常会恢复到初的病灶大小。影响评价的另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判别消融后病灶区是否有残余存活肿瘤。Jin提出CT图像在消融结束时行增强CT时被消融区不应该有任何增强。Lee等认为增强前和增强后10HU CT值的增加则代表存活未被消融的肿瘤。而Sharma等通过CT随访观察到RFA术后第一个月可伴随肺门和纵隔局部淋巴结肿大,但在RFA术后前6个月可逐渐减小,这可能与消融引起的肺部炎症有关,此时不应误解为淋巴结转移。此外,少数病例中增大的淋巴结可能有FDG摄取量增加或在增强CT中有增强。虽然CT在RFA术后随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单独应用CT评价疗效是不够的。Belfiore发现CT评价容易出现假阴性,一些消融区的活检标本中病检证实有瘤细胞存在,甚至是在病灶区减小的病例中被发现。WHO也推荐了判断RFA术后疾病复发或进展的标准:①消融灶在术后3个月-6个月有生长;②消融灶有对比增强:180s后有>50%基准的增强;>15 mm的结节状增强;任何>15 HU的中心增强;③局部或远处淋巴结肿大和肺内或胸外新发病灶亦代表有进展。</p> <p>射频消融治疗:CT扫描确认子电极针出口处位于肿瘤中心,打开子电极针1cm以固定穿刺针,开始治疗。射频脉冲功率由小到大贯序治疗,子电极由1cm、2cm逐渐释放,根据温度上升的幅度,打开到相应的肿瘤大小,并回钩呈球形。随着能量加大和治疗时间的延长,组织温度逐渐上升,达到设定值时,由计算机控制能量的射频治疗机自动控制输出功率的大小,保持治疗温度维持一定的治疗时间,完成一次治疗。若肿瘤较大,以先近后远的原则调整治疗点进行适形治疗。每个肿瘤治疗次数和治疗时间的长短与肿瘤大小、部位和血供相关。肿瘤直径小于3cm做1个靶点,温度达到95℃维持10分钟治疗。直径大于3cm者每隔2cm采取多靶点治疗,每个靶点治疗10分钟治疗,直至靶点叠加包含整个瘤体积。我们的病例中,比较大直径10cm的肿瘤达到8个靶点80min。肿瘤直径≤3cm的完全坏死率为69-100%,肿瘤直径超过3cm的为23-39%。PET/CT检查,肿瘤直径≤3.5cm者消融比较彻底,直径≥3.5cm肿瘤往往有残留。3个月内细针活检,肿瘤坏死,玻璃样变,纤维化瘢痕形成,炎性细胞浸润原发性肺癌消融后手术切除标本中,65——87%的肿瘤细胞死亡,特别是肿瘤≤2cm时,癌细胞更容易达到完全死亡。治疗后1——3个月,对治疗区域行细针穿刺活检术,进行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均为坏死组织,原肿瘤部位未查到瘤细胞。治疗区域周围PET检查轻度环形代谢增高区为炎症反应。6个月以后,治疗区域玻璃样变、纤维化斑痕形成。周围正常组织除了有少量细胞出现变性改变外,大部分组织无受损表现,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生存受益: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可显着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效降低肺癌的局部复发率,改善病人的功能状态。只要病灶不侵犯肺门、气管等重要脏器,经过多次治疗大多都能达到完全灭活肿瘤组织。射频治疗后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疗法,仅为15%左右。射频消融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表明: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年生存率为78%,2年生存率为57%,3 年生存率为36%,优于放射治疗一年生存率为57%,2 年生存率为36%,3 年生存率为21%。射频消融治疗后主要死亡原因是远处转移,转移复发病例往往肿瘤较大、病期较晚。</p> <p>生活质量:射频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大部分出现了疼痛减轻、体重增加、KPS 评分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治疗后</p> <p>3个月及 6个月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射频治疗与全身化疗相比,出现并发症、恶心、呕吐、体重下降、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影响生存质量的比率大为减少。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绪、功能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对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增加;同时患者咳嗽、疼痛、气促、疲劳的肿瘤相关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 <p>免疫功能:射频消融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二次(或者远端)效应,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后免疫抑制减轻,CD3+、CD4+、NK 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细胞的比值明显升高, NK 细胞杀伤活性也升高。射频消融可以有效地破坏肿瘤组织的微血管,抑制血管形成并减少肿瘤的血供。</p> <p>射频消融后手术切除的研究:有关小肝癌射频消融可获得与手术切除治疗相近的远期生存疗效。两者相比,外科手术切除的优势是积累的经验丰富、普及率高和复发率低,而经皮局部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低、</p> <p>恢复快、住院时间短。I或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8 %的肿瘤被完全消融,87%的肿瘤大部失活。肺癌CT引导消融,两周后手术切除病理学显示完全消融率为67%。完全消融边缘以外平均8mm仍显示有消融作用,而周围肺实质没有组织学上的改变,证实了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p> <p>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疗效</p> <p>发表于2008年7月《Lancet柳叶刀-肿瘤分册》上由意大利比萨大学肿瘤介入科Riccardo Lencioni教授主持的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七家医学中心参加的106例病人肺癌RFA前瞻性临床观察结果显示106例不适合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治疗患者,其中33例为NSCLC,53例为肠癌肺转移,20例为其他原发性肺癌。此106例病人的183个肺癌肿瘤直径在3.5cm以下(平均1.7cm)。病人术前进行了CT引导下肺组织活检,术后进行至少两年的随访。其中:99%的病人可根据手术方案正确放置射频消融电极针;一年内观察的85例病人中75例达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CR)为88%,NSCLC与肺转移瘤无差异。NSCLC的1年、2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92%、73% ; 肠癌肺转移的1年、2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91%、68%;其他转移瘤的的1年、2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93%、67%;NSCLC的1年、2年生存率为70%和48%;肠癌肺转移1年、2年生存率为89%和66%;其他转移癌的1年、2年生存率为92%和64%;Ⅰ期NSCLC(n=13)2年总生存率为75%,癌症相关生存率为92%;术后并发症为气胸27例,胸膜渗液4例,需引流。无显着肺功能损害报导;在该项研究中的137次RFA术后,30天内无死亡报导。</p> <p>射频消融与放化疗及靶向综合治疗肺癌</p> <p>中央型肺癌肿块靠近肺门大血管、大气管,血流或空气带走大量热能,肿瘤内热量不易蓄积,难以形成凝固性坏死,因此疗效较差。一般认为,当肿瘤放疗时氧在放射破坏DNA并杀死肿瘤细胞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放疗对肿瘤边缘的富氧细胞非常有效,但是放疗对肿瘤中心区的乏氧细胞效果较差,这部分肿瘤细胞通过加热(射频消融)可以杀死,因此两者具有互补作用,RFA联合放疗可以增加治疗效果。</p> <p>中晚期肺癌患者还需要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可以提高疗效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发现,针对适应症患者,接受 RFA 和 Gefitinib 联合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纯接受 RFA 的患者,联合治疗组接受治疗后其生活质量也显着好于单纯 RFA 治疗组。RFA 联合 Gefitinib 治疗 NSCLC 可以取得比单一的RFA 治疗方案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样为不能耐受传统放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一种更好的综合治疗措施。</p> <p>患者中不能接受或耐受手术及放疗、化疗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治疗时间短,不需要全身麻醉,住院周期短和费用低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已经成为可靠的微创治疗手段。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生的周围型肺癌治疗方法具有极大发展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肺癌在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合并症,不适合常规开胸手术,于是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不适合手术者应该选择射频消融术,国外文献报道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适应证锁定在早期NSCLC和肺转移瘤,但鉴于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伦理学情况愿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更多属于中晚期(不能手术)。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应结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和放疗。</p>
×
发送私信
发给:
内容: